当前位置: 首页 > 观后感 查看格言:《曼德拉》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曼德拉》经典观后感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_格言网

 时间:2020-12-28 23:46:52 来源:人生格言 
手机访问本站:请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微信、QQ等都可以扫描)

《曼德拉》经典观后感10篇

《曼德拉》是一部由贾斯汀·查德维克执导,伊德里斯·艾尔巴 / 娜奥米·哈里斯 / 托尼·戈罗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曼德拉》观后感(一):《曼德拉》:向前一小步 文明一大步

从以武力捍卫争取权益,到铁窗面壁27年,从阶下囚徒,到南非国父,南非第一任黑人总统的“漫漫自由路”,其实是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累积转换。于影片开始,儿童在辽阔草原上的奔跑,那种理想化的自由精神具象,才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景。

并非任何时代,都会有人为“自由”振臂高呼,教科书里自古至今听到最多,无非是改旗易帜的口号,却无关自由,所以历遍更迭,今日仍旧如昨,即使日常生活,亦频频受限受制。

然而被指定为王朝继任者的曼德拉却开始了自己的反抗之路。在这部据其自传改编的影片中,全景式的展现了曼德拉终其一生为之斗争的过程,从参加主张非暴力斗争的非国大,到转入地下武装斗争,曼德拉的每一步,在影片中,都有着异常清晰的轨迹。随处可见的暴力侵袭与暴力反抗,到监狱生活中坦然承受各种虐待,每一步都很艰难,但每一步拒不改变初心——对权益的积极争取。

当然,作为一部人物传记影片,将一个人从茅屋出生到登上总统之位,确实需要填充庞杂的历史资料,更需要确立影片对人物的解读立场,毕竟,这不是一段虚构的历史。而影片从历史中汲取片段,让这个世界上堪称“伟人”的著名人物走进大众视线,依然需要完成其“成长”历程,只为一人歌唱的《光辉岁月》,需要经过无数铺垫。

尽管影片并未过多展现曼德拉早年创立物装抗争组织进行反抗,但是影片的发展,或者说曼德拉终其一生抗争的过程,就是其放下武器的过程,放下手里的武器,以及心中的暴戾。这个转变,发生在被判终身监禁时,法律给了被判“叛国罪”的曼德拉一条生路,他则用此换来更多人的自由。有时候,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而有时候,放下枪反而成就更伟大功绩。

影片以三段式的结构,将曼德拉一生分为三个部分——年轻时热血奋进的阶段;面对牢狱之灾,遭受虐待却自我成长的阶段;以及出狱之后,放下仇恨,用“真相与和解”拯救南非的阶段。而串联起他这一生的除了“自由”的伟大愿景,更有令人唏嘘感叹的爱情。枪炮和玫瑰,热血和爱情,都是让“伟人”更具人性化的元素。现实生活中,曼德拉的生命中留下了三个女人的痕迹。她们分别是:初恋情人伊夫琳、“黑人母亲”温妮和“晚年知己”格拉萨。影片尽管未涉及到格拉萨,但并不避讳曼德拉前两段爱情婚姻的坎坷和变化,被劈腿或不得不无奈选择分手,都一一呈现,让人有更真实的理解和记忆。

50年的艰苦斗争,风雨中抱紧的自由,当生命消逝,传奇却永远留存。

《曼德拉》观后感(二):曼德拉的價值

生為一個天朝人,電影的很多地方都讓俺感同身受,熱血沸騰。偉光正是不會進這樣的片子滴,對他們的殺傷力太大了。片子開始沒多久曼德拉站在政府門前對人羣說,這不是我們的政府,因為我們沒有投票權,他們不是我們選出來的。如此對宇宙真理教傷筋動骨的話有誰站在新華門面前說馬上就進班房。曼德拉沒有。他是在後來又組織了一系列的活動之後才進去的。可見天朝的獨裁比南非要狠得多,惡得多,獨裁得多。

影片最感人的不是前兩部分:入獄之前,獄中,而是最後一部分,和政府談判出獄的條件和出來以後如何恢復被撕裂的南非。這項使命只有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才能完成。我不喜歡神話人,曼德拉也不是神,入獄前他就經常背叛他的妻子,所以他不是神,是人。正因為是人,能夠做到這樣遠見卓識,這樣大度,所以才值得後人敬仰。德克勒克來和他談判可以說誠惶誠恐,因為如果他執意於不和解,那麽南非將永遠是撕裂的,仇恨和復仇將會無限循環,曼德拉完全有理由選擇不和解。但是他告訴德克勒克我要的比復仇多得多,我要和平,我要自由。如果我不和解,我們必然要帶著恐懼統治,恐懼必然產生專制,產生獨裁,產生仇恨。我們不需要這樣的社會。

能夠從一己之私跳出去,著眼整個國家的未來,並堅信只有民主自由才人類社會的終極目標,這是曼德拉的價值,也是我們今天寄望與宇宙真理教的。可他們有誰有這個前瞻和魄力?I doubt!

《曼德拉》观后感(三):历史的真实简照

曼德拉的伟大之处,用一部影片概述,拍成这部电影,我觉得已经很成功了。每个时期都体现了曼德拉的伟大之处。

在革命初期,作为律师的曼德拉为黑人在法律面前争取公平与正义,但是由于不透明,黑人兄弟还是死于白人手下。于是成立组织开始反抗,反抗过程中,已经结婚的他还搞婚外情,于是首次被捕之后,妻子离他而去。

第一次被捕释放了以后,曼德拉又迅速找到了新的伴侣,并迅速成婚,开始暴力破坏行动,导致被抓,法官没有判死刑,而是终身监禁,关押于罗本岛。正是在关押之前,曼德拉建立的组织以及所倡导的精神和反抗运动,使他被关押的20余年,也有无数的黑人起来运动,并且没有忘记他,这也是他能再次释放的原因,纯粹的精神领袖,他在牢里已经不能指挥任何任务。在牢里的曼德拉仍然不忘记民主,代表性的就是提出需要长裤,才能有尊严,最终狱头也满足了他们的诉求,也可以看成是一次民主的胜利。

抵抗运动越来越严重,导致当局必须树立一个黑人中的领导人物,让黑人和平共处,于是想到了曼德拉。

不断的冲突,导致的后果就是仇恨的不断升级,而曼德拉也有着20余年仇恨在身,要想全民族跳出不断仇恨升级的局面,必须要原谅,共和,利用VOTE的力量,渗入到执政党派之中,建立自己的政权。于是作为领袖,敢于和当时民众的思想不同,提出改变,而他的妻子,由于执迷于斗争,他决定和妻子分别。

《曼德拉》观后感(四):《曼德拉》:伟人传奇史,此事古难全

文 / 赤叶青枫

曼德拉是谁?相信不少普通观众在面对电影《曼德拉》的海报时多少会有些这样的疑问,不过若你对世界现代史或政治较有涉猎的话,那么对于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因为这位全名为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的男人曾任南非总统,而且还是首位黑人总统,并拿过诺贝尔和平奖,被尊称为南非国父,还被《时代》周刊称为“世间最接近圣人的人”。而电影《曼德拉》正是根据其自传《漫漫自由路》改编,展现了他跌宕起伏、大开大阖的一生传奇。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曼德拉》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并未如流水账一般将主人公人生中的每一个亮点都给予呈现,而是将其少年时期一带而过之后,便将重点放在了他的青中年时期,而这个时期又大致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最终投身到反种族隔离运动时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第二部分是被捕之后27年的牢狱生活,第三部分则是他出狱后至当总统前为终结种族隔离制度所做的种种调解及协商的努力再现。

三段式的剧情犹如讲述了三个相对独立成篇但彼此又互有联系的故事,分别展现了曼德拉不同时间段内的不同状态和心态。

第一部分的他热血、冲动,且满怀愤懑,“平等”是他当时最大所求,面对激烈的种族矛盾,他最终选择了武力作为他捍卫及争取权益的方式。暂且不谈这样做法是对是错,单就他的表现而言,如此富有激情而且为了信念奋勇向前、坚贞不屈的精神着实会带给人很大的触动。

第二部分的他因为身陷囹圄,且遭遇非人待遇,换做旁人,只怕早已自暴自弃,但他不仅坚持活了下来,而且还开始利用这段时间去思考和规划。与其说这是为了打发狱中单调孤寂的漫长时光,倒不如是借此机会净化自己的心灵并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与认知。

第三部分的他出狱后变得更加平和、睿智,且难得能放下仇恨,胸怀大爱,用“真相与和解”拯救了南非。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27年的牢狱生活对他有了深远的影响,让他有了新的领悟,另一方面也是他的远见卓识让他意识到暴力与仇恨无法解决种族矛盾,唯有尝试和解才能带来和平的唯一出路。

片中除了生动展现曼德拉的心路觉醒历程外,亦难得的涉及到了他的情感生活。原来,再怎么伟大高尚的男人也有其普通平常的一面——换言之,无论是婚姻生活还是感情经历,他其实都不是完美的。年轻时的劈腿让第一任妻子离他而去,之后的第二段婚姻本该是琴瑟和鸣,但因为他的入狱而导致的分离及伤害,让他与第二任妻子温妮逐渐貌合神离、渐行渐远……

非凡的经历让曼德拉最终完成了个人涅槃,成功走上神坛,受世人敬仰,但无限风光的背后,想必其心中终究有些落寞吧——

为了理想与信仰,他半生奔走,最后却留不住红颜知己为伴,就算手握无边江山,也有憾!

可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终究古难全。

《曼德拉》观后感(五):以爱和宽容为自由而战

(文/小义大道)

曼德拉,最伟大的南非人!一位拯救了种族自由、拯救了国家、拯救了全南非人民的黑人,成为了全世界都敬佩的政客,用自己正义与信仰让他那张始终带着微笑的脸庞铭记于世人心中。对其辉煌而又曲折的传奇一生,也有着许许多多的艺术致敬,比如Beyond的那首《光辉岁月》,就是以歌颂和致敬曼德拉伟大而又辉煌的一生而创作的。

电影《曼德拉:漫漫自由路》以曼德拉的自传《自由路漫漫》改编,作为一部有着原型人物和原著记载的传记片,《曼德拉》既保存了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又跳出了传记片固有死板的说教歌颂框架,以细腻的情感诉讼表现法,将一个有着复杂思想情感和坎坷人生经历的伟人,诠释的活灵活现!

观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让我不由自禁的想起《光辉岁月》里那几句动人的歌词:“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希望……”,也许是因为漫长的电影里,对于这样一个为了迎接自由的光辉岁月而一生都在膀徨挣扎的人物,书写的太过丰满、太过真实的原因。在接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没有一点留白存在,虽然这点时间对于曼德拉的诠释很是困难且明显不够,但影片中对他一生的那些重要节点以及人物的情感等描述,都非常精准到位。比如也足以让观众从中领悟到这位传奇人物的伟大之处。

电影的开头,以曼德拉的成人礼开始,曼德拉将自己脸上和身上全都涂白,响应族长的号召冲出族群到河水里洗净白灰。在阳光下,黑色的肌肤逐渐显露,散发着金光,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面,在极富质感的电影画面里,第一次觉得黑色是如此的性感。

曼德拉的一生,可以用拳击运动员、花花公子、律师、战士、政治家、王者、麻烦制造者、和平缔造者、自由斗士、囚犯、离异人士、病人、全球偶像、传奇、超级英雄、救世主、神……这些关键词来进行概括。电影中对于一位伟人的描写,并没有将其神圣化,伟人不是圣人,也有一些不完美、显轻浮的地方,比如年轻时的曼德拉就有花心搞外遇,对妻儿的这种不负责行为也是让人唾弃的。但对入狱后在政治上的成熟和心灵上爱与宽容的体现,让人非常为之动容。不管怎样,敢于直面描写这些,披露这位南非国父一些事件的真相或秘闻,让更多人得以了解曼德拉的痛苦和牺牲,在每一个时期,都体现出了曼德拉的伟大之处,个人觉得这是本片的难得的地方。

影片以时间轴的自然叙述方式,多角度的为我们展示了曼德拉传奇一生的各个细节,真实而完整地呈现了这一伟人的多重面貌。革命初期,作为律师的曼德拉为黑人在法律面前争取公平和正义;组织成立期,以先锋人物姿态全身心投入反抗,为自由和信仰而战的他这个阶段是一个转折,有了外遇、坐过监狱,同时也失去了妻儿的陪伴;暴力破坏期,有了新的伴侣,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暴力反抗,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领袖者,但同时因此被抓入狱,判了终身监禁;牢狱期,是曼德拉真正成为伟人的关键时段,对于常人来说,27年的牢狱生涯足以彻底摧毁他,但对于曼德拉来说却是“监狱成就了他”!他一方面以自己的精神领袖黑人反抗,一方面以自己内心对自由、对种族和平的伟大信念感化着每一个人;释放领袖期,曼德拉更是用触动心灵的豁达,解决了矛盾、实现了共和的伟大理念。

从最初的非暴力抗议,再到被迫进行暴力破坏,被关几十年后,出来再引领人民利用和平手段真正做上国家的主人。曼德拉作为用尽一生为南非人民和种族隔离战斗的伟人,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7年牢狱之灾后仍能继续为自由而战的异于常人的伟大精神。他不同于常人之处在于“有比报仇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远离恐惧和仇恨,好好生活”。“好好生活”符合黑人与白人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而恐惧和仇恨的结果是谁都无法“好好生活”。所以,在电影最后,曼德拉的一段话,充分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博大胸怀!

很欣赏曼德拉对于自己的肯定,他说我知道自己该去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在众人的不解中,他以最好的方式保护了大家。27年的牢狱生活,曼德拉以爱与宽容去化解。对于那些抓捕自己,关押过自己的人,以一句“我原谅他们”,于人而言,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电影对曼德拉人生经历重点时刻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释放,有着强劲的表达和肯定,故事的选取和表现的方式都恰到好处,那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心灵诠释,将影片的主题展现的震撼人心。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能被原谅的,痛苦和磨难滋生的除了仇恨之外,还可以铸就一颗伟大的灵魂。再次为曼德拉致敬!

《曼德拉》观后感(六):《曼德拉》:走近世纪伟人平凡世界的心灵之旅

纳尔逊曼德拉应该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世界伟人之一。从小学时代开始,我们就从语文、历史,乃至政治教科书中熟读这位伟人的丰功伟绩。再后来,通过《新闻联播》,也每每能一见其尊荣。进入网络时代后,关于他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让人观之不尽,读之不竭。但就我而言,能真真正正带我走近曼德拉,走进其内心世界还当属于近日在内地公映的大电影《曼德拉》。

曼德拉出生在一个特殊年代,白人殖民统治下的南非,种族隔离中的灾难世界。虽为贵族出生,带着正宗的贵族血统,但曼德拉生下来就不乏不安定因子,尤其是系统西学法律专业知识后,其内心的不安分犹如火山岩浆喷薄而出。加入反政府组织,领导罢工,掀起暴动,年轻时期的曼德拉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与英雄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相反的是,早期的曼德拉是狂热的暴力崇尚者,因为在他看来,只有暴力才足够能引得政府的关注,全世界的目光才会注视南非这片政治争斗、人权争斗的非净土。也因为如此,曼德拉被捕入狱。

影片《曼德拉》并没有回避青年时代他的激进与冒进,这也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以往的人物传记片中,尤其是我们自己的人物传记片,人生中的污点往往是可以回避的,尽管是一些人尽皆知的。《曼德拉》却恰恰相反,故而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真实性和可观赏性。

普通观众知晓曼德拉往往是因为他坐过牢,出狱后成为南非总统等等等等粗线条的大事件,而对狱中的曼德拉却知之甚少。其实,对曼德拉一生起着重要关键作用的恰恰是他的牢狱之灾。虽然我们不能说曼德拉应该感谢这次入狱,但事实上,正是这次牢狱之灾改变了曼德拉的一生。狱中的曼德拉饱经磨难却坚持读书、学习,在继续成为学生政治运动精神领袖的同时,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出狱后的他渐渐改变抗争方式,直到南非废除种族隔离...

电影《曼德拉》对曼德拉的监狱生活亦有较为详尽的描述与回顾。诚然,导演在撷取这个片段时,不仅仅是想再现曼德拉的艰辛岁月,也不仅仅因为他是曼德拉人生命最重要的人生历程,我想,更主要由于在这段非人的生活中,曼德拉依旧坚持理想,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惠及观众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或许,这才是人物传记电影的精髓所在。

要想林林种种、面面俱到真实再现曼德拉95年的浩瀚人生,仅靠一部电影显然是不够的。但电影《曼德拉》却最大程度的奉献出了曼德拉人生岁月中的重大闪光点,想尽得当,次重分明,既着重刻画其影响南非影响世界的历史时刻,也不忘概描能凸显其作为普通人的性格特征,从而让曼德拉伟大中见平凡,平凡中现伟大。观众也得以一步步、一点点走近伟人,走进他的真实内心世界。敬畏、感佩、叹服、膜拜之情便油然而生,磅礴而出。

《曼德拉》观后感(七):可惜了这么好的故事

我只能说,从编剧、导演角度来讲,这部电影着实令人失望,只是鉴于对于曼德拉这个人物故事本身的崇敬和演员的表演,在犹豫是否要给四分。

关于这个故事最重要的两个转折点,一个是狱警如何改变了对曼德拉等人的态度;一个人是黑人民众如何放下了对白人的报复与仇恨。电影都交代的非常不清楚。有种从天而降莫名掉下来长裤子;曼德拉说了句,我原谅了,你们也该原谅,我是你们的领导,前一句还在电视前唏嘘的民众,后一秒就拥抱和平了的赶脚。

-----

eople are not born hating...you learn to hate,you can learn to love,for love comes more naturally to the human heart

othing is black or white

看到前面,我曾以为他的妻子将成为他的soul mate,看到后面我意识到,她的妻子是个斗士,同时也是个凡人。而曼德拉,却是一位伟人。

平凡如我,也会说我其实能理解她妻子的愤恨,抱着孩子温热尸体的她的朋友从牙缝中挤出,一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转一段分析这个的影评:在他被囚禁后,他的第二任妻子人称曼德拉夫人在经过一段长时间虐待与关押后变得异常强势。她本意是正确符合大义的,解救丈夫和继续反种族隔离。在高压逼迫下抵抗斗争,这是非常自然的行为。只可惜,长时间浸淫在亢奋,暴力和权力当中已经让她习惯处于强硬反抗状态。整个南非社会,无论人种,都停留在本能斗争中,最缺乏的就是理性,冷静和包容。二十七年牢狱,正是上天赋予曼德拉的修行,从而炼成以上三点品性并使用它们扭转乾坤。作为唯一清醒又掌握巨大凝聚力的精神领袖,曼德拉在千夫所指(包括支持者和家人)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制止了种族仇杀和通过民主选举作为反击手段。他引导大众容忍白人族裔与其共享政权,完全放弃追究报复。

以大智慧观透大局,坚持走向正确方向是曼德拉为人类史做出最好的贡献示范。

《曼德拉》观后感(八):《曼德拉》:自由之神的传奇一生

在电影领域,拍一部人物自传是一门非常讲究的学问,因为它不同于常规电影那般简单,而需要对人物、历史把握之精准,包括一些制度的限制,都极大影响着人物传记叙述的原本性和真实性,也使得导演们在拍摄时面临种种阻碍,不能给予观众更直接的表述。然而,电影《曼德拉》作为一部人物传记,在征得本人同意后,根据南非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的自传改编,真实还原了曼德拉的孩提时代到他的总统就职演说的整个过程,故事内容饱满且充满戏剧性,再现其推翻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而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要说曼德拉的这一生,想必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甚至像8090年代生的人,对这位传奇总统并不熟悉,除了在历史课本上稍有了解外,不乏大多数朋友跟我一样,是因为香港乐坛摇滚教父黄家驹的歌曲《光辉岁月》得以了解。他不仅表达出一位中国音乐人对当时南非的状况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还通过这首歌让我们了解到当时南非的真实社会现状是何等不堪,留给我们很多当年的历史信息,就连曼德拉在听完这首歌曲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这首歌就是以南非当时的社会现状带来的创作灵感,非常贴近现实和接地气。

在这部电影中,影片前半部分不仅让我们得知曼德拉孩提时代是如此萌的可爱,还让我们了解到这位伟人也曾是位追妞高手,懂得和女孩甜言蜜语;他酷爱拳击、会舞蹈;会和所有南非人在一起,为抵制公车涨价和解放黑种人自由游行;展现出一个冲动、热血、充满愤怒的年轻时期的曼德拉。而影片后半部分讲述曼德拉经过二十多年监狱历练,逐渐成长为冷静、理性和包容的一代伟人,尤其是他在狱中通过个人魅力和坚毅的个性影响狱卒,让他们渐渐懂得尊重黑人,使整个故事发生了巨大转折。

如果说青年时期的曼德拉吃尽了不少苦头,让他为“年轻”付出了巨大代价,而监狱时期的生活则给曼德拉的人生算是一笔重要财富,以至于出狱后的曼德拉在处理事务上显得冷静和成熟,理性和包容的一面。在我看来。要不是这二十多年的监狱历练,历史上可能不会有曼德拉这样传奇的人物,而这样的成长也验证着这样一个真理:“上帝在你面前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

且抛开电影的制作手法不说,其实这部电影除了融入曼德拉的个人成长生活轨迹外,还有一部分在讲他的政治生涯,最令人震撼的是他如何谈判要求出狱和出狱之后对几近瓦解的南非拯救的片段,直到他出狱和成功组建南非政府,并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登上就职演讲台的那一刻,真真被他的励志故事深受鼓舞和感动。

总的来说,看这部电影对我们了解这位传奇领袖曼德拉和非洲的前世今生都有着新的认知,对于这部即将于7月18日“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上映的影片,可见其意义非凡,而这位自由神的传奇一生的光芒必定会永远照射在每个人的心中。

《曼德拉》观后感(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文/芳菲小猪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希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多年前,黄家驹的这首《光辉岁月》曾是整个班级里播放次数最多的一首歌。几乎每一句歌词都绕梁三日,经久不散。然而旋律虽然振奋人心,但却并没有多少同窗知道这首粤语歌的真正含义。因为这首歌,其实是当年家驹游历非洲之后写给自由斗士纳尔逊?曼德拉的。

在家驹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其实曼德拉已经结束了在罗本岛与世隔绝的羁押生活,出狱在即。正因如此,歌中的第一句就是“归家”。而对于曼德拉来说,入狱27年,4平米的囚室的单独关押,无法与外界沟通,不能和亲人见面,非人的折磨与迫害。这些却并没有将他的意志摧毁,也没有令他精神错乱。出狱之后,他选择了宽容,更加直接推动了民族自由、平等。因此,连黄家驹都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而在即将于18日上映的由曼德拉自传《漫漫自由路》改编的电影《曼德拉》当中,就揭示了曼德拉钢铁意志是如何炼成的,他又为什么值得人们敬仰与尊重。

其实,在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曼德拉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个单纯的伟人。他几十年如一日的抗争,要求自由和民族平等,反对种族歧视。在全世界受到了一致声援。在羁押的27年,全球数千个城市的代表请愿要求释放曼德拉,令南非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过看过了电影之后,你会发现在光鲜的背后,曼德拉却也有着不一样的儿女情长。

电影从曼德拉做律师为黑人做辩护开始,可见他最初是相信法律可以拯救黑人命运的,然而事实证明,在一个法律不平等的社会,相信法律实在是太过幼稚。于是他与好友一道成为了革命者,号召通过非暴力的方式获得应有的权益,并逐步成为非国大的精神领袖。然而,此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沙佩韦尔惨案,看着同胞从背后被枪杀的尸体,曼德拉终于发现“非暴力”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他建立了武装抵抗组织“民族之矛”,开始了武装斗争,直至被捕。在这个过程中,曼德拉逐渐成熟。不断的修正斗争路线。正因如此,当27年之后出狱时,他却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了放弃武力,没有报复白人对黑人的剥削与压迫,采取和平选举方式成为南非首位黑人总统。

在影片的中段,着重的描写了曼德拉在监狱中的斗争,而这一段故事,却比肖申克的救赎更加令人觉得凄惨和压抑。在肖申克监狱里,安迪凭着银行家的头脑过的悠然自得,而曼德拉即便有着全球的影响力,但是在监狱中却不能得到一条长裤穿。由此可见,监狱,远不像肖申克电影里那般可爱得别有洞天。会不会受到虐待,完全看狱警和长官的心情,即便是再有名有能力,也躲不过棍棒和苦役。囚笼一样的小房间,几十年的苦役,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坚持斗争,并且不曾放弃理想,相信除了曼德拉,没有人能做得到——而这也正是beyond无比崇敬曼德拉的原因。

当然,成为伟人,代价也是很大的。这里有数十年不能与女儿相见的苦楚,有21年未曾触摸爱人的酸涩,还有儿子因车祸离世却不能亲手安葬的压抑……最主要的,就是27年远离自有的生活——自由斗士却被禁锢了自由,就像是鸟儿被折去了翅膀,这是对曼德拉莫大的打击与摧残,又是对南非种族隔离政策最高级的讽刺和鞭笞。即便是出狱之后,已经由于个人崇拜而膨胀的夫人温妮与曼德拉在斗争路线上已经出现了严重分歧,心中充满复仇的温妮的暴力路线除屡屡导致黑人内部矛盾也早已不得人心。拯救南非的,没有别人,只有曼德拉做得到!

所谓时事造英雄,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不难发现,英雄不仅要顺应时代的大环境,更要自身拥有强大的才能和顽强的意志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正是因为这样,曼德拉也像beyond歌中所唱的——实现了“不分肤色的界线,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美丽”的愿望!

《曼德拉》观后感(十):“传记牌儿”史诗的动人光辉

伟人,之所以称之为伟人,一定是做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业,发挥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作用。在标准的定义中这样描述伟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某个领域或几个领域,通过自身和团队的奋斗,做出了普通人不能做出的伟大业绩。这些业绩对当时或者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国家、民族乃至于全人类有益的。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受到大多数人的敬仰的人才能列入伟人行列。”纳尔逊?曼德拉,显然既是伟人中的代表!他的事迹不仅有影响一个国家一个种族甚至全人类的作用,甚至其在那个特殊时期特殊大环境下的传奇经历,更充满了史诗般的色彩。

将这样一个人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不仅仅是需要创作者们莫大的勇气,当然还有在构思和创作时的智慧。尤其是运用传记题材这样的手段,多年来一直被影人们既热衷又难以驾驭的类型片方式呈现一个人类皆知的伟人的传奇故事,可谓是万众瞩目甚至是“众矢之的”!因为,这个名叫曼德拉的南非黑人的成长经历,斗争历史,不幸遭遇,乃至成功领导黑人解放运动等等事迹,早已被热爱和喜爱他的人们耳熟能详。要拍好这样一位可以说是光辉闪耀至今的伟人的传记片,难度丝毫不亚于那些文豪笔下的世界级著作,甚至更难。

英国人贾斯汀?查德维克的手法是成熟的,其视角也是全面的,通过或稳重的全景,或激烈的特写,或深邃的长镜头,可以说从各个角度都展现出了曼德拉之于这个国家这片土地,以及这里的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的无限渴望。从影片中,你可以领略到南非的美景和南非黑人的可爱真诚;这里的土地是富饶的,这里的一草一木是美丽的,这里的人民更是善良的。相比之下,这里的所谓政治和国家机器,尤其是种族歧视的观念,被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的善良和苦难遭遇,反衬得愈发令人憎恨和厌恶。而曼德拉可谓激烈澎湃的人生中,那几个改变南非人命运和历史,甚至改变世人观念的转折性的大事件,也被编导诠释得同样激情澎湃。

自由,是生存的根本,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曼德拉,可谓用自己超越常人的意志,思想,甚至用生命,向世人讲述着自由的来之不易,以及为自由而抗争的重大意义!

英国演员伊德里斯?埃尔巴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出狱前的那一段对话,戏剧的张力十足。此君表演事业的前途自此会有大亮!而饰演曼德拉妻子温妮的娜奥米?哈里斯更让人眼前一亮。作为曼德拉身边的大绿叶,戏份同样吃重的情况下,表演相当给力。再度印证了“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可以说真诚是这部充满了史诗风范的传记片的最大亮点,从编导到演员,都怀着一个真诚的心和意,将曼德拉这位伟人的故事呈上大银幕。同样真诚的我们,也必定能在这位伟人的传奇中,感受到真诚的光辉,和动人的意义!

请用微信扫描添加本站公众号(微信:geyanbaike)